在深耕有色金屬行業的科技工作者眼中,黃沙坪多金屬礦的鉍資源一直被視為“看得見卻吃不著”的硬骨頭,因為在鉬鉍硫分離階段大量添加硫化鈉,鉍礦物受到強烈抑制,傳統工藝難以實現高效回收,面對這個技術難題業內行家里手一籌莫展。為攻克這個老大難問題,長沙礦山院選礦技術團隊迎難而上,充分發揮湖南人“吃得苦、霸得蠻”的精神潛心鉆研,開展技術攻關,如今實現“濃縮脫藥-酸洗調漿-浮選回收”創新工藝的成功應用,這意味著困擾行業多年的技術壁壘終被打破。
創新破難題
長沙礦山院科研團隊針對黃沙坪多金屬礦礦物表面藥劑殘留、硫化鈉吸附抑制等核心癥結,創造性構建“三步療法”技術體系:第一步“降”,通過物理濃縮技術降低礦物表面殘留的藥劑含量;第二步“除”,利用酸洗技術精準消除硫化鈉在鉍礦物表面的吸附;第三步“選”,運用高效浮選藥劑實現鉍礦物的靶向富集,一套組合拳的完美搭配最終形成三位一體的技術閉環。
協同提效益
2025年3月,黃沙坪多金屬礦鉍精礦生產線順利建成。在工業化試驗階段,面對給礦量不穩定、礦石性質波動大等“攔路虎”,長沙礦山院與黃沙坪多金屬選礦廠組建聯合攻堅組,通過優化流程配置等舉措,成功達成產線穩定運行目標,并首次實現了鉍資源的大規?;厥绽?。最終數據亮眼:鉍精礦品位突破20%、作業回收率躍升80%以上,每年新增鉍精礦產量達數百噸。
資源利用樹標桿
該技術的創新突破不僅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,更深刻踐行了“資源吃干榨盡”的循環經濟理念。其“低耗高效、精準調控”的核心技術,具備在同類礦山中廣泛復制推廣的潛力,將有力推動我國多金屬礦綜合利用技術的整體進步。
從實驗室的小型試驗到生產現場的工業應用,從2023年在鉛精礦中成功回收銅的突破,到2025年從鉬精尾中高效回收鉍的創新實踐,長沙礦山院憑借科技創新,有力助推黃沙坪礦業一步步實現產品多元化、金屬回收最大化的戰略目標,深刻且生動地詮釋了“點石成金”這一理念在當代的豐富內涵。
抓創新就是抓發展,謀創新就是謀未來。長沙礦山院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己任,在技術研發上持續發力,圍繞企業實際需求實現了一項項技術難題的成功攻克,為保障國家戰略金屬資源的安全供應筑牢了堅實防線,在青山綠水間書寫著礦業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篇章。
(資源利用與環保事業部 歐陽林莉)